南宋自建立以来,一直被人诟病的最大问题就是皇帝普遍软弱,缺乏强硬手段。或许正因为如此金智股配,南宋的开国皇帝赵构在挑选继承人时格外头疼。他冥思苦想,忽然想到了一个颇为另类的方法。
赵构将两位心仪的继承人召入皇宫,话不多说,直接唤出十几名美貌的女子,命他们带回府中,并声称是对他们的赏赐。数月之后,他再次将两位皇子和那批女子召回宫中,通过一番“检验”,最终心中已有了明确的太子人选。那么,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?赵构又是如何凭此看出候选人的品性与能力的?
一位“便宜皇帝”的尴尬
赵构的皇位来得极为特殊,可以说是“意外得之”。公元1127年,金兵大举南侵,北宋军队节节败退。宋徽宗一心求和,拱手投降,酿成“靖康之耻”。彼时,宗室大多被俘北上,唯独赵构凭借尚存的兵权与一定的支持力量,被推举为帝,在南方建立南宋。
然而赵构的帝位并不稳固。首先,他并非徽宗嫡长子,也不是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直系后裔,登基缺乏正统性。其次,徽宗和钦宗尚在金国羁押,一旦北方局势有变,他的皇位随时可能不保。这也是他迟迟不愿让岳飞恢复中原、迎回徽宗的重要原因之一。更令人头疼的是,他长期没有子嗣,眼看年岁渐长,后宫却无一人能为他诞下继承人,不得不在宗室旁支中挑选合适人选。
展开剩余78%两位皇子候选人
在众多宗室子弟中,赵构重点考察了赵昚和赵琢。两人皆为太祖赵匡胤一脉,而非太宗赵光义的后裔。野史甚至称,赵构在梦中屡次见到太祖托梦,催促他选择太祖一脉的继承人,这也是他倾向这两人的原因之一。
赵昚其人性格温润,言行得体,遇事沉着冷静,极具大局观,给人以仁厚宽和之感。而赵琢则不同,他虽然体格健壮,气色看似长寿之相,但却喜好享乐,贪恋声色犬马。平日里吃喝奢华,不理民间疾苦,待人也常显轻慢无礼金智股配,遇到棘手事务更显怯懦。赵构最初因赵琢的体魄健旺而倾向于他,但随着观察日久,他渐渐被赵昚的人品气度所折服。
然而,选择储君不仅是皇帝个人的意志,还牵涉太后及诸多大臣的立场。太后偏爱赵琢,力主立他为嗣,而朝臣们则急切希望皇帝尽快确定继承人,以便提前站队。就在权衡难定之际,赵构想出了一个颇为“奇葩”的办法。
美女试探储君
赵构要用“美色”来试探两位皇子的定力与人品。在古代,一个帝王能否有所作为,能否掌控天下,首要标准之一便是能否自持,不沉溺于女色。
于是,他命人将两位皇子召进宫殿,各赐美貌女子十人,让他们带回家中。赵琢喜形于色,当晚便沉迷于温香软玉之中,日后更是频繁与这些女子荒淫,不久她们皆失去贞洁。而赵昚则截然不同,他将女子分派家务后便置之不理,生活照旧,从未对她们越矩。
数月后,赵构再次召他们入宫,并请御医检查这些女子。结果显而易见,赵琢带回的女子无一完璧,而赵昚带回的仍保持清白。至此,赵构心中已有定论——赵琢沉湎享乐,必将成为昏君,而赵昚自律自持,方堪大任。
结局与评价
不久,赵琢彻底失去了角逐资格,赵昚顺利被立为太子。日后赵构去世,赵昚继位,即宋孝宗。他果然如赵构所料,施行仁政,锐意改革,化解了北宋遗留下的诸多弊端,使大宋江山得以延续百余年,被后世称为南宋中兴之主。
由此看来,赵构以美女试探储君的方法,虽不合礼数,却奇效显著。它直接揭示了人性的底色,帮助他作出了正确的选择,也让南宋因此避免了昏君当政的命运。赵昚的仁明执政,更证明了当初的考验并非儿戏,而是对帝王素质的一次精准检验。
发布于:天津市信投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